喜賀南方學員囊括19年省委、省政府、工商、監(jiān)獄等熱門職位狀元
您的當前位置:南方公務員考試網 >> 信息服務 >> 行測信息 >> 正文內容
4月19日沖刺班行測答案
本文轉載自:〖無〗    發(fā)表時間:〖2009-04-23〗   本文作者:admin   瀏覽次數:3152

 

第一部分  數量關系

廣東省考題

1.答案為D6=1+2*2 ,16=6+2*2 44=16+6*2,(44+16*2=120項數等于前兩項的和乘以2

 

2.答案為A,前兩項相乘的個位數為下位數,2*3=66,3*6=188,類推8*4=322

 

3.答案為B,2=20+11=21-1,5=22+17=23-1,17=24-125-1=31

 

4.答案為A1/36=6-2,1/5=5-1,1=403=31,4=22,13=1

 

5.答案為C,28*1=19+9,7*2=5+9,7*3=8+13,6*4=8+16

數字推理

(四)立方數列

立方數列與平方數列類似。

18,27,64,125,216,343,512,729

例: 18,27,64,( 

解析:數列中前四項為1,234的立方,顯然答案為5的立方,為125。

例:0,9,26,65,124,( )(2007年考題200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第45題原題)

解析:前五項分別為1,2,3,45的立方加1或者減1,規(guī)律為偶數相加1,奇數相減1。即:an=n3+(-1)n。答案為239。

例:27,2863,(        )215(河北省08年選調生數字推理第二題)

                        A、125        B、126  C、127        D、128

解析:立方數列+1,-1

例:  0,10,24,68,120,( )

A 196 B.210 C 216 D 222

解析:

1^3-1=0

2^3+2=10

3^3-3=24

4^3+4=68

5^3-5=120

6^3+6=222

例:132,81,64,25,( ),1。

A5        B6        C10        D12

解析:逐項拆解容易發(fā)現 1,25,34,4352,?,1。則答案已經很明顯了61次冪,即6 B

(五)加法數列

數列中前兩個數的和等于后面第三個數:Fn+2=Fn+1+Fn

例: 1,12,3,5(  )。

A8        B7        C9         D10

解析:第一項與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第二項與第三項之和等于第四項,第三項與第四項之和等于第五項,按此規(guī)律3+5=8答案為A

例:4,5,(  ),14,23,37

A 6   B 7  C 8   D 9

解析:與例一相同答案為D

例:22,35,56,90,(  99年考題

A  162   B 156   C 148   D 145

解析: 22+35-1=56 35+56-1=90 56+90-1=145,答案為D

例:211417,35,31,52,(

A.58 B.66 C.72 D.78

解析:

211435

141731

173552

353166

ABD

(六)減法數列

例題16,3,3,(  ),3,-3

A 0   B 1   C 2   D 3

解析:6-3=3 3-3=0 3-0=3 0-3=-3答案是A

(七)乘法數列

前兩個數的乘積等于第三個數

例題11,2,2,4,8,32,(  )

前兩個數的乘積等于第三個數,答案是256。

例題22,12,36,80,()   2007年考題)

A100        B125        C150        D175

分析:

法一:幾個數字變化幅度比較大,而且全部是偶數。在考試的時候,要迅速解決這個題目,可以這樣分析,答案肯定在AC中。考慮到數字變化幅度比較大,選擇  150。之所以這么大膽的選擇,源于對數字整體變化幅度比較大這一變化規(guī)律的準確把握。

兩數相乘的積呈現規(guī)律:等差,等比,平方等數列。  

例:3/2, 2/3, 3/4,1/3,3/8   99年海關考題)

A 1/6        B 2/9        C 4/3        D 4/9

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 1/3×3/8=1/8 3/8×?=1/16 答案是 A。

(九)質數(合數)數列

質數:2,3,5,7,11,13,1719……

合數:4,68,910,12,14,15,1618,……

例:22,3345,( ),71

         A.53        B.57        C.51   D.65

解析:2x5+1 4x5+2 6x5+3 8x5+5 10x5+7  就是10+1 20+2 30+3 40+5 50+7 60+11就是質數問題。

同理:98 104 92 116 68 () 發(fā)散性思維

解析:100-2 100+4 100-8 100+16 100-32 100+64

例:56,8,1014,()

          A. 12 B. 14 C 16 D 18

解析:523

 633

 853

 1073

 14113

  16133

連續(xù)質數+3的數列 

(十)循環(huán)數列

幾個數按一定的次序循環(huán)出現的數列。

例:5, 7, 4 6 4 6 )…………………(08山東省數字推理第一題)

A. 4          B. 5           C.6                              D. 7

解析:二級數列+雙重隔項數列

例:1,  4,  8,  13,  16,  20  (                 ) 2003年國家公務員考題)

A20                  B25                            C27                                D28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分別為:3,45,3,4這是一個循環(huán)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20的差應該是5,所以答案應該是B

 

1. 二級數列

這里所謂的二級數列是指數列中前后兩個數的和、差、積或商構成一個我們熟悉的某種數列形式。

12   6   1 2   20   30  (   )2002年考題)

A38        B42        C48        D56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分別為:4,6,8,10這顯然是一個等差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30的差應該是12,所以答案應該是B。

24   5   7   1l  19  (        ) 2002年考題)

A27    B31    C35   D41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分別為:1,2,4,8這是一個等比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19的差應該是16,所以答案應該是C

332   27   23   20   18   (   ) 2002年考題)

A14        B15        C16        D17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分別為:-5,-4-3,-2這顯然是一個等差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18的差應該是-1,所以答案應該是D。

4(        )36, 19,10,522003年考題)

A77        B69        C54        D48

解析:前一個數與后一個數的差分別為:3,59,17這個數列中前一個數的2倍減1得后一個數,后面的數應該是17*2-1=33,因而33+36=69答案應該是 B。

51,26,15,31,(        ) 2003年考題)

A53        B56        C62        D87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分別為:14,916這顯然是一個完全平方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31的差應該是25,所以答案應該是B

61,318,216,( 

A1023        B1892         C243        D5184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比值分別為:36,12這顯然是一個等比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216的比值應該是24,所以答案應該是D216*24=5184

7 -2   1   7   16  (        )  43

A25        B28        C3l        D35

解析:后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差值分別為:3,6,9這顯然是一個等差數列,因而要 選的答案與16的差值應該是12,所以答案應該是B

81  3  6  10  15   

A20   B21   C30   D25

解析:相鄰兩個數的和構成一個完全平方數列,因而答案應該是B。

2008浙江省數字推理第7題(二級等差,公差7

例:1,10,31,70,133,(  )。(2005年考題)

A. 136   B. 186        C. 226   D. 256

解析:后面一項與前面一項的差是:9,213963再求一次差為:12,18,24這顯然是一個等差數列,后一項應該是:30,答案應該是C133+63+30=226

例:01,3822,63,(   )。(2005年考題)

 A163        B174        C185 D196

解析:后面一項與前面一項的差是:1251441再求一次差為:13927這顯然是一個等比數列,后一項應該是:81,答案應該是C63+41+81=185。

1704,16,4080,(   )。(2007年考題)

A160         B.128    C.136    D.140

解析:后項減前項的得數:4,1224,40;再求一次差得到新數列:812,16,即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下一項應為20,還原為:412,24,40;20+40=60;再次還原:04, 16, 4080,80+60=140。答案為D

180,210,30,(   )。(2007年考題)

A.68        B.74        C.60        D.70

解析:后一項與前一項的差為:28,20,再求一次差為:612 ,自然可以推出后一項應該為:18 答案應該是A30+(2018)=68。

2008山東省數字推理第3

2、雙重隔項數列

兩個數列相互間隔而排列成一個數列,一般來說這種題給出的數項都較多。

1 34   36   35   35  (   )  34   37  (  ) 2002年考題)

A3633        B33,36        C37  34        D34  37

解析:奇數項數列為遞增:3435,3637偶數項數列為遞減:36,35,34,33因而答案應該是:A。

2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        B279        C164        D163 

答案:D。

31,33,5,7,9,13,15,(  ),(   )。(2005年考題)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答案:C。

2008安徽省數字推理第5

分數數列

數列中數字都是分數形式,一般這種數列分子與分母會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出現。

12/3,1/2,2/51/3,2/7,(        )2003年考題)

 A1/4        B1/6   C2/11   D2/9

解析:分母是等差數列:3,456,7分子都是2,因而答案應該是A

22/5 4/9 6/13 8/17

A10/19   B11/21   C9/20   D10/21

解析:分子與分母各自成一個等差數列,答案為D。

31,1/2,2/3,3/5,5/8,8/13,(

A13/21   B21/13   C25/6   D12/30

解析:答案是:A,分母等于前一個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和,分子等于前一個數的分母。

40,  3/2,  4  15/2,  (   )

A35/2         B10         C25/2         D12

解析:分母都是2,分子分別是:0,3,815因而答案應該是D、24/2。

5133/57,119/51,91/39,49/21,(        ),7/3

A28/12                B21/14                C28/9                      D31/15

解析:每個分數的值是:2 因而答案應該是A28/12=2

6 1 , ,(  )。(2005年考題)

A    B2        C         D

解析:答案為A

71, , ,(         )(2008年考題)

A.           B.               C.               D.

解答這類分數數列題時,如果把其中的自然數項統一變形為分數,將對發(fā)現數字規(guī)律有很大幫助。把本題的第一項“1 統一變形為“ ”,則數列為:

, , , ,(        

觀察這個數列很容易可以發(fā)現,本題的數字運算規(guī)律是:從左到右相鄰兩項,前一項的“分子與分母之和”等于后一項的分子。即:

第二項分數的分子為:112

第三項分數的分子為:235

第四項分數的分子為:5813

按照這個規(guī)律,第五項(   )內的分數的分子應該為:132134。所以,正確選項為D。

2008山東省數字推理第5

4.多項關系數列

數列中相鄰幾項(一般是二項或三項)之間有簡單的函數關系。

11,23,7,46,(  )。(2005年考題)

A.2109   B.1289        C.322  D.147

解析:相鄰三項之間的關系為:Fn+2=Fn+12-Fn答案應該是A462-7。

21,1,37,17,41,(   )。(2005年考題)

A.89   B.99   C.5   D.35/6

解析:相鄰三項之間的關系為:Fn+2=2Fn+1+Fn答案應該是B41×2+7=99。

31,2,23,4,6,(   )。(2005年考題)

A.7   B.8        C.9   D.10

解析:相鄰三項之間的關系為:Fn+2=Fn+1+Fn-1答案應該是C6+4-1 =9

43,46,1236,(  )。(2005年考題)

A.8        B.72         C.108         D.216

解析:相鄰三項之間的關系為:Fn+2=Fn+1×Fn/2答案應該是D12×36/2=216。

51,4,3,52,6,47,(  )。(2005年考題)

A.1        B.2         C.3         D.4

解析:F2n=F2n-1+F2n+1答案為:C7-4=3。

623,13,175,(   2006年考題)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解析:Fn=2Fn-2+Fn-12 所以下一項為2×13175230651

713,4,1,9,(  2007年考題)

A5        B11        C14        D64

解析:Fn+2=(Fn+1-Fn)2  答案為:D:(91264

方法一:4 ,19都是完全平方數,后面的答案應該也是完全平方數。所以,答案D64符合。

         在考察數字變化規(guī)律題目時,一定要確定迅速準確的判斷起始數字是否為基數。象該題的13就是基數,基數本身不一定滿足數列的變化規(guī)律。根據題干局部的數字所體現出來的規(guī)律解答題目,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1-3*1-3=4

                        3-4*3-4=1

                        4-1*4-1=9

                             1-9*1-9=64

方法二 :體現的是命題者的命題思路。如果很快發(fā)現了命題思路,就能很快解決題目。因此,平時做題目的時候,不要滿足于把答案找到,可能的話研究一下命題者的命題思路,這樣做對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大有裨益,而且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題海。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后會發(fā)現,盡管題目千變萬化,但是其中的規(guī)律就那么幾條。本題命題者考察的是平方關系

8

 

A. 12          B. 14          C. 16          D. 20

解析:第一圖:(782)×226

第二圖:(364)×210

按照這個規(guī)律,(   )內的數應該是:(923)×2=( 16 )。所以,正確選項為C。

數學運算

6.甲、乙兩人同時從A地去B,甲每分鐘行60,乙每分鐘行90,乙到達B地后立即返回,并與甲相遇,相遇時,甲還需行3分鐘才能到達B,A,B兩地相距多少米?

A.1350  B.1080  C.900  D.720

答案為C,設兩地距離為X,相遇時甲還有三分鐘到達B地,則甲與B地相距3*60=180米,甲走的路程為:X-180,乙走的路程為X+180,相遇時兩人所花時間相同,即(X-180/60=X+180/90,X=900

例題:小明步行45分鐘可從甲地到乙地,小華乘車15分鐘可從乙地到甲地。當小明和小華在路上相遇時,小明已經走了30分鐘,小華用車接小明返回乙地,還需要多少分鐘?(        )(湖北08年考題)

A10        81 5        C3        D5

解法1:設甲乙兩地相距‘1",小明的速度為1/45,小華的速度為1/15,

        如圖所示,如果他們在G點相遇時,小明走了30×1/45=2/3,小華返回乙地還需要(1-2/3)÷1/15=5分鐘。

此解法較為容易理解,但是也較耗時,不是公務員考試的正解,這個題需要我們考慮比例思想。

比例思想:時間比:31,速度比13.如果沒有車接,那么要再走15分鐘,而車接速度提升3倍,時間只用1/3,即只要5分鐘即可。

1)某工人的步行速度為每小時5公里,如果他先步行上班路程的1/10,然后乘上速度為每小時25公里的汽車,最后再步行1公里剛好到廠,那么他可以比完全步行上班早二小時到廠。問他的上班路程有多少公里?

--------------------------------------------------------------

2個情況的比較

主要是中間的一段路程,一個步行,一個乘車

速度之比是 25551  則所需時間之比是15  4個比例點對應2小時。每個比例點是0.5小時,

那么如果是步行這段路程 所需時間是0.5×52.5小時

后面1公里步行所需時間是1/5=0.2小時

說明后面9/10的路程需要2.7小時  則全程需要 2.7/9  ×103小時

答案就是3×515小時

 

2)一輛汽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甲城開往乙城,返回時它用原速度走了全程的4分之35千米,再改用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走完余下的路程,因此,返回甲城的時間比前往乙城的時間多用了10分鐘,甲、乙兩城相距多遠?

------------------------------------------------------------

變化的部分就是 返回的時候離甲城還有1/4的總路程少5千米的一段

這段路用40千米的速度比用30千米的速度節(jié)省10分鐘

速度之比43  時間之比是反比是 34  1個比例點 則假設是40千米的速度則所需時間是3×1030分鐘,

則這段1/45千米的路程就是40×0.520千米

答案是 205)×4100千米

 

3)一個學生從家到學校,先用每分50米的速度走了2分,如果這樣走下去,他會遲到8分;后來他改用每分60米的速度前進,結果早到學校5分。這個學生家到學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

這個題目變化部分是后面采用60米的速度

速度之比是65  時間之比是56  1個比例點對應的時間是5813分鐘

也就是說如果這段路程還是用50米的速度,那么所需時間是13×678分鐘

連帶前面的2分鐘 答案是 50×(782)=4000

7.某人工作一年的報酬是18000元和一臺全自動洗衣機,他干了7個月,得到9500和一臺全自動洗衣機,問這臺洗衣機值多少元?

A.8500  B.2400  C.2000   D.1700

答案為B,設洗衣機的價值是X元,每個月的工資是相等的,則有(18000+X/12=9500+X/7,X=2400

1、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出發(fā)時,甲、乙的速度比是 54,相遇后,甲的速度減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這樣,當甲到達B時,乙離A地還有10千米。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方法一:

假設全程為9份,相遇的時候,甲走5份,乙走了4份,之后速度開始變化,這樣甲到達B地,甲又走了4

根據速度變化后的比值,乙應該走了4×6/524/5

所以這樣離A地還有5-(24/5)份 10*9/(1/5)=450

方法二(我的解法):

假設全程是9份,相遇時,甲走5份,乙走4

甲乙的路程比就是速度比變?yōu)椋?/SPAN>54

之后由于變速甲乙速度比變?yōu)椋?/SPAN>44.8

所以當甲到B點時(即走了5+4=9份),乙走了4+4.8=8.8

乙距離全程還相差9-8.8=0.2

0.2份對應的是10千米

所以9份對應的是9*10/0.2=450千米         

 

2、小明每天早晨650從家出發(fā),720到校,老師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鐘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還是650從家出發(fā),那么,每分鐘必須比往常多走25才能按老師的要求準時到校。問:小明家到學校多遠?

【解析】

方法一:(小學生的做法,也就是列式計算法)

要提前6分鐘到校,所以用時是30-6=24分鐘

而這6分鐘走的路程正好就是小明每分鐘加快多走25米,走了24分鐘才走好的

因此小明用正常速度走6分鐘的路程就是:24*25=600

所以小明正常的速度就是:600/6=100/分鐘(怎么這么慢捏?)

所以S=100*30=3000

方法二:

時間比是3024=54

所以速度就是時間比的反比45

5-4=11個比例點對應25,所以4個比例點對應4*25=100(正常的速度)

所以S=100*30=3000

 

3、甲讀一本書,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是34,后來又讀了33 頁,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變?yōu)?/SPAN>53。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解析】

這題要注意的就是書的頁數始終保持不變(我廢話了=。=

一開始,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是34,所以已讀的頁數與整本書的頁數比就是3:(3+4=37

后來又讀了33頁,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變?yōu)?/SPAN>53,所以已讀的頁數與整本書的頁數比就是5:(5+3=58

因此,整本書的頁數就是:

33/5/8-3/7=168

(這里我想扯開講講代入法了,因此之前是3/7,之后是5/8,因此整本書的頁數一定就是7、8的公倍數,也就是56的倍數,有選項的話直接秒,嘎嘎)

 

 

4、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車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行駛12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25%,則可提前40分鐘到達.那么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先看前半句“如果車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小時到達”

得到原速與加速比是56,所以時間比就是65,6-5=1,1個比例點對應1小時

所以用原速度行駛完全程需要6*1=6小時

再看這句話“如果以原速行駛12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25%,則可提前40分鐘到達”

提速后,原速與變速比是45,時間比是545-4=1,1個比列點對應2/3小時

所以車子用原速行駛后半程的話就是用了5*2/3=10/3小時

故前面的120千米行駛的路程用時是6-10/3=8/3小時

得到原速度就是120/8/3=45千米/小時

所以S=45*6=270千米

 

9.兩年前甲的年齡是乙的兩倍,五年前乙的年齡是丙的三分之一,丙今年11,問今年甲多少歲?

A.12  B.10  C.7   D.5

答案為A,設甲的年齡為X,則兩年前乙的年齡是(X-2/2,五年前乙的年齡是(X-2/2-3,五年前丙的年齡是3〔(X-2/2-3〕,則有3〔(X-2/2-3+5=11,X=12

2008年山東真題

3、完成某項工程,甲單獨工作需要 18 小時,乙需要 24 小時,丙需要 30 小時。現按甲、 乙、丙的順序輪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時換班。當工程完工時,乙總共干了多少小時?

A.8 小時        B.7 小時 44         C.7 小時        D.6 小時 48

解析:甲每小時1/18,乙1/24,丙1/30。一個周期可以完成47/360。各做7個小時完成329/360,剩下31/360,甲做不完,還要乙來做,因此時間是超過7小時的,只有B符合

11.若一個邊長為20厘米的正方體表面上挖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洞,問大正方體的面積增加了多少?

A.100cm2  B400cm2  C.500cm2  D.600cm2

答案為D,正方體6個面,增加的面積為以大正方體邊長為長,一小正方體邊長為寬的四個面,即:20*10*4=800cm2,減少的為兩個以小正方體的面:10*10*2=200cm2,所以增加的面積為800-200=600cm2

正方體的定義:棱長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又稱立方體、正六面體。

正解:多4個面,10*10*4=400

讀題要仔細,兩條路的兩旁,一幅完整的撲克盤,…………

2008山東省考題(37、42

注明:有簡便解法,被三整除。

另外,關于你多我少的題型:

例:甲乙丙三人共同進貨回來,在平均分配的時候,甲比丙多了3噸,丙比乙少了3噸, 為了公平起見,甲乙各自給了丙12000元。 則每噸貨值( )元

A、4000 B、8000 C、16000 D、12000

我們知道,甲乙比丙都多了3噸,則總共多了3×26噸。平均分給3個人。則每個人是2噸。相比原先多出3噸的情況,甲乙其實都是只比平均數多了1噸。公平起見。每個人都應該分得平均數?,F在甲乙都是多拿了1噸,則 每個人付出的12000元就是1噸貨物的錢。此題選D

例:甲、乙兩人從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的一點A背向同時出發(fā),8分鐘后兩人第三次相遇。已知甲每秒鐘比乙每秒鐘多行0.1米,那么,兩人第三次相遇的地點與A點跑道上的最短距離是

A.166  B.176  C.224  D.234

1:設甲速度為X,乙為Y,第3次相遇400*3=1200,甲乙速度和1200/8=150/=2.5/

X-Y=0.1X+Y=2.5,X=1.3   Y=1.2

相遇時甲跑1.3*8*60=624,400*2-624=176

2:利用V甲和V乙的速度關系可知:V-V=6,8分鐘后相遇三次,則兩人跑步的距離之和為三圈長度,12008V+8V=1200,解得V=78  V=76,8*V=624 8*V=576

距離最初出發(fā)點的距離分別為:224 176

所以答案是B

 

14.某單位有60名運動員參加運動會開幕式,他們著裝白色或黑色上衣,黑色或藍色褲子。其中有12人穿白上衣藍褲子,有34人穿黑褲子,29人穿黑上衣,那么穿黑上衣黑褲子的有多少人?

A.12   B.14   C.15   D.19

 

答案為C,有34人穿黑褲子,則有60-34=26個人穿藍色褲子,26-12=14個人穿黑衣藍褲,則有29-14=15個人穿黑衣黑褲

15.某年級有4個班,不算甲班其余三個班的總人數有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個班的總人數是134人;乙、丙兩班的總人數比甲、丁兩班的總人數少1人,問這四個班共有多少人?

A.177  B.176  C.266  D.265

 

答案為A,有①乙++=131,②甲++=134,③乙++1=+丁,①-③得丁-1=131--丁,甲=132-2丁,①-②得,甲=+3,丁=43,總人數為134+43=177

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里不少于2人,任何三個房間里的人數不少于8人,這四個房間至少有多少人?(        )

A9        B11        C10    D12

解析:容易想到再加2個人就可以了,但是那樣不符合任何三個房間里的人數不少于8人。其實這種題型是公務員考試中非常常用的一種手法!代入法!從最小的代入,逐一檢驗是否符合條件。

答案為B

附題:

田徑場上正在進行100米決賽。參加決賽的是A、BC、D、EF六個人。小李、小張、小王對誰會取得冠軍談了自己的看法:小張認為,冠軍不是A就是B;小王堅信,冠軍決不是C;小李則認為,D、F都不可能取得冠軍。比賽結束后,人們發(fā)現三個人中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正確的。

        問:誰是100米決賽的冠軍?( )。

        AA  BB  CC  DE

 

        [解析]對付這種題目,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代入法,把選擇項的每一個答案都拿到題里去試,能符合題意的就是正確答案。結合各種算法,我個人覺得用代入法最為省時省力。

 

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里不少于2人,任何三個房間里的人數不少于8人,這四個房間至少有多少人?(        )

A9        B11        C10    D12

解析:容易想到再加2個人就可以了,但是那樣不符合任何三個房間里的人數不少于8人。其實這種題型是公務員考試中非常常用的一種手法!代入法!從最小的代入,逐一檢驗是否符合條件。

答案為B

44.一個植樹小組植樹,如果每人栽6棵,還剩l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這個植樹小組一共要  栽多少棵樹?(        )

  A1 9        859        C1 8        D1 22

解析:首先說解法:方法一,列方程,設人數是x,樹苗是y,則有:6x+14=y 7x-4=y,求的x=  y=   方法二:一人多一棵樹,從多14棵樹變?yōu)樯?/SPAN>4課,說明有18人,所以馬上又結果 18*6+14=122

加入國考題:

為了把2008年北京奧運辦成綠色奧運,全國各地都在加強環(huán)保,植樹造林。某單位計劃在通往兩個比賽場館的兩條路的(不相交)兩旁栽上樹,現運回一批樹苗,已知一條路的長度是另一條路長度的兩倍還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則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則多396棵,則共有樹苗(  )。

A8500        B12500        C12596        D13000

解析:D為正確答案。設兩條路共長x米,共有樹苗y棵,在兩條路的兩旁栽樹則有4條線要栽樹。則x÷4+4y+2754,x÷5+4y-396,解出y13000棵,因此選D。

例:有一塊正方形操場,邊長為50米,沿場邊每隔一米栽一棵樹,問栽滿四周可栽多少棵樹?

A200   B201   C202   D199

解析:答案為A。根據上題,邊長共為200米,就可栽201棵樹。但起點和終點重合,因此只能栽200棵。以后遇到類似題目,可直接以邊長乘以4即可行也答案。

加入國考的產品加工問題,

共有 20 個玩具交給小王手工制作完成.規(guī)定,制作的玩具每合格一個得 5 元,不合格一個扣 2 元,未完成的不得不扣.最后小王共收到56 元,那么他制作的玩具中,不合格的共有(   )個。 2007年考題)

A2                        B. 3                        C. 5                               D.7

解析:假設合格的有x個,不合格的有y個,則5x2y=54,由此可知5x的尾數必為02y的尾數必為6,所以答案為B。

(11) 某零件加工廠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數支付工資,工人每做出一個

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資10元,每做出一個不合格的零件將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個零件,得到工資90元,那么他在這一天做了多少個不合格零件?(2008年國考)

A .2          B. 3          C. 4          D. 6

【解析】

基本算法:

設不合格零件為x個,則合格零件為(12x)個。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為:

10×(12x)-5x90

15x30

x2

所以,正確選項是A。

簡便算法:

根據題干所給條件,做一個合格零件收入10元,如果某人做的零件都是合格的,那么,他的收入就應該是120元。已知某人的收入只有90元,則少的30元是因為做了不合格零件的緣故。

每做一個不合格零件比做一個合格零件少收入:10-(-5)=15元。

30÷152。所以,正確選項是A。

方程類問題

為節(jié)約用水,某市決定用水收費實行超額超收,月標準用水量以內每噸25元,超過標準的部分加倍收費。某用戶某月用水15噸,交水費625元。若該用戶下個月用水12噸,則應交水費多少錢?(        )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第53題為

A425        B,475        C50        D55

【解析】

本題有一個隱含的條件,就是超額用水之后的收費,題干中說“超過標準的部分加倍收費”,那么超額用水的收費就是每噸5元。如果考生不能揭示出這個隱含條件,題目就無法解答。

基本算法:

        設每月標準用水量為x噸,則可列方程為:

        2.5x+(15x)×562.5

        2.5x12.5

x5

則該用戶月用水12噸時應交水費為:2.5×5+(125)×547.5(元)。

所以,正確選項為B。

加入牛吃草問題:

牛吃草問題:

1 牧場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勻速生長。這片牧草可供10頭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頭牛吃10天。問:可供25頭牛吃幾天?

  分析與解:這類題難就難在牧場上草的數量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我們要想辦法從變化當中找到不變的量??偛萘靠梢苑譃槟翀錾显械牟莺托律L出來的草兩部分。牧場上原有的草是不變的,新長出的草雖然在變化,因為是勻速生長,所以這片草地每天新長出的草的數量相同,即每天新長出的草是不變的。下面,就要設法計算出原有的草量和每天新長出的草量這兩個不變量。

  設1頭牛一天吃的草為1份。那么,10頭牛20天吃200份,草被吃完;15頭牛10天吃150份,草也被吃完。前者的總草量是200份,后者的總草量是150份,前者是原有的草加 20天新長出的草,后者是原有的草加10天新長出的草。

  20015050(份),201010(天),

  說明牧場10天長草50份,1天長草5份。也就是說,5頭牛專吃新長出來的草剛好吃完,5頭牛以外的牛吃的草就是牧場上原有的草。由此得出,牧場上原有草

  (l05)× 20100(份)或(155)×10100(份)。

  現在已經知道原有草100份,每天新長出草5份。當有25頭牛時,其中的5頭專吃新長出來的草,剩下的20頭吃原有的草,吃完需100÷205(天)。

  所以,這片草地可供25頭牛吃5天。

下列哪項能被11整除?

        A937845678 B235789453 C436728839 D867392267

【解析】

9746834

385723

342311

所以 答案是A

所有的奇數位置上的數之和-所有偶數位置上數字之和=11的倍數 那么這個數就能被11整除。

 

這類題目屬于數字整除特性題目我們這里就順便介紹幾個這樣的規(guī)律:

1 若一個整數的個位數字截去,再從余下的數中,減去個位數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數,則原數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數,就需要繼續(xù)上述「截尾、倍大、相減、驗差」的過程,直到能清楚判斷為止。例如,判斷133是否7的倍數的過程如下:133×27,所以1337的倍數;又例如判斷6139是否7的倍數的過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7的倍數,余類推。

2)若一個整數的未尾三位數能被8整除,則這個數能被8整除。

3)若一個整數的數字和能被9整除,則這個整數能被9整除。

4)若一個整數的奇位數字之和與偶位數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則這個數能被11整除。11的倍數檢驗法也可用上述檢查7的「割尾法」處理!過程唯一不同的是:倍數不是2而是1!

十二、除法有余問題

1 一個數除以95,除以71,除以52,問最小的這個數是多少?(自然數)

假設這個數x =35a+45b+63c               355,7公倍數; 455,9公倍數;637,9公倍數)

條件1:除以95 ,45b63c都可被9整除,因此35a除以95,可知35a=140時滿足( a=4這個值需要嘗試,屬于計算問題)

條件2:除以71 35a63c都可被7整除,因此45b除以71,可知45b=225時滿足

條件3:除以52 ,35a45b都可被5整除,因此63c除以52,可知63c=252時滿足

因此當x =140+225+252+315n 時,條件1,2,3都滿足

X=315n+617

n=-1時,x取最小值302

 

2008國家考試真題:

例題:甲乙丙丁四個人去圖書館借書,甲每隔五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 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18日他們在圖書館相遇。問下次他們在圖書館相遇的時間是幾月幾日?

A1018  B1014  C1118  D1114  2008年真題

解析:這道題是垃圾 無解,因為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太大,是27115,也就是要等76年多才能有一次相遇,這就要涉及到一年是365天還是366 題目沒有告訴年份,所以無解

6  12        18        30的最小公倍數為180,也就是說180天后四人再次相遇

現在為518日,180天后為1114

十字相乘法使用時要注意幾點:

第一點:用來解決兩者之間的比例關系問題。

第二點:得出的比例關系是基數的比例關系。

第三點:總均值放中央,對角線上,大數減小數,結果放對角線上。

1.(2006年江蘇省考)某體育訓練中心,教練員中男占90%,運動員中男占80%,在教練員和運動員中男占82%,教練員與運動員人數之比是

        A25        B13        C14        D15

 

2.2006年江蘇省考)某公司職員25人,每季度共發(fā)放勞保費用15000元,已知每個男職必每季度發(fā)580元,  每個女職員比每個男職員每季度多發(fā)50元,該公司男女職員之比是多少

  A21        B32        C. 23        D12

 

3  2005年國考)某城市現在有70萬人口,如果5年后城鎮(zhèn)人口增加4%,農村人口增加5.4%,則全市人口將增加4.8%。現在城鎮(zhèn)人口有(  )萬。

  A30  B 31.2  C 40  D41.6

 

1答案:C

分析: 

男教練:  90%                        2%

                                      82%

男運動員:80%                        8%

男教練:男運動員=2%8%=14

2答案:B

分析:職工平均工資15000/25=600

 

  男職工工資 580                        30

                                                    600

  女職工工資:630                        20

男職工:女職工=3020=32

3答案A

分析:城鎮(zhèn)人口:4%                      0.6%

                                                  4.8%

          農村人口:5.4%                0.8%

  城鎮(zhèn)人口:農村人口=0.6%;0.8%=34

  70*3/7=30

第三部  分判斷推理

 

圖形推理:共l0題。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找出最適合的一個。

21C, 每次在開始和結尾各加一畫       

22 直角按90°順時針旋轉

23最里面的框按90°逆時針旋轉

24按照圖形方向,第一個圖是斜,第二個是橫,第三個是斜,第四個是橫,并且每個圖形都不一樣

25C

29A直線按90°呈逆時針旋轉

30A直線按45°呈順時針旋轉

二、演繹推理

31A乙與丁的說法相互矛盾,因此兩者其中一人說的是真話,所以甲和丙說的都是假話,所以捐款的人是甲

 

32A此題為削弱型題目,題干的結論為:要進一步健全動物園的安全措施才能避免報道中的事情再次發(fā)生,A項中證明男子掉下猴山并非由于動物園的安全措施出現問題,做能削弱題干的結論。

 

33D此題為削弱型題目,題干的結論為:由于女秘書具有兩大優(yōu)點,所以領導者用女性秘書要比用男性秘書好。要削弱此結論,證明男秘書也具有這兩大優(yōu)點即可,所以選D

 

34A題中反駁的理論是目前發(fā)達國家的人均壽命高于70歲,而發(fā)展中國家則不到50A項,則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均壽命不到50歲,就談上計算發(fā)生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加強了反駁。

 

35A此題為削弱型題目。題干結論為:因為房價不斷上漲,甚至創(chuàng)新高,則國家去年出臺的宏觀調控措施未達到與其效果。要削弱這個結論,就要說明宏觀調控措施未達到其效果跟房價的攀升無關。所以選A

 

36D此題為削弱型題目。題干結論為老鼠的嗅覺異常靈敏,它們能從任何復雜的氣味中辨別出對它們有害的物質。”“將沒有添加任何藥物的糧食放在先前放置過藥物的地方,老鼠也不會去動這些食物說明老鼠并不能辨別說無毒的糧食,所以最能削弱題中的結論。

 

37C此題為削弱型題目。題干結論為只要煤礦住對安全生產給予足夠的重視,就能有效地遏制礦難事故的發(fā)生。而得出結論的原因很中國煤礦事故大幅減少,只要證明煤礦事故的減少是有其他的直接原因就能最有力的削弱題干的結論,C項符合。

 

38D從題干上看,南美洲的外來物種——鳳眼蓮可全方位用于該城市的水體綠化工程。這并不等于該市水體綠化工程將大量種植鳳眼蓮和浮萍。Ⅱ項文中并未涉及到。Ⅲ項文中明確提到。

 

39B題干的論點是本土派在該市外資企業(yè)中獲得高工資極為困難。要加強結論,則要補充論據:必須是本土派的人數比海歸派人數多,才能與海歸派所占比例相比較,從而得出本土派在高工資人群的比例比海歸派低,由此加強了結論。選B。

 

40D將四個車間撤銷,而四個車間的人數是總人數的10%,但實際裁員只裁了5%,則必然有5%的人沒有崗位,有的車間肯定會調入新的成員,而且可能把5%的成員同時調入一個車間,所以Ⅰ正確而Ⅱ不能確定。裁員可以不從被撤銷的車間中的人員中選擇,則Ⅲ不正確。選D,

三、演繹推理主要題型

1、直接推論型。

要對社會現象作詳盡的了解、探索,就一定要走進現實社會中找資料,絕不能憑空臆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系,建立有關的理論,要有實質的資料,以供驗證理論之用。所以(        )。

A.從事社會研究的人,一定同時也是從事實踐工作的人

B.要從事社會研究,不能不從實際工作中收集資料

C.依據實質的資料作社會研究,則不具有理論性

D.社會研究只需有實質的資料就可以了

解析:這段陳述闡述的中心是:要作理論的研究,必須走進現實找資料。由此可得出結論,要從事社會研究,不能不從實際中收集資料,故B為正確答案。其他選項不能從陳述中直接得出。

2、假設前提型

教授說:“總的說來,工商管理學院的大學生的家庭困難情況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觀。這種情況十分明顯,因為我的學生現在課余要求學校安排勤工儉學的人越來越少了”。

上面的結論是由下列哪個假設得出的?

A.現在大學生父母親的收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而增加,使得大學生不再需要勤工儉學來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

B.盡管家境有了改善,也應當參加勤工儉學來鍛煉自己的全面能力。

C.課余要求學校安排勤工儉學是學生家庭是否困難的一個重要標志。

D.大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業(yè)上,勤工儉學的人就少起來了。

解析:正確答案:C。本題的邏輯主線是“越來越少的教授的學生要求勤工儉學”,就推出“工商管理學院的大學生的家庭困難情況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觀”。我們發(fā)現,本題推理的前提對象與結論討論的對象屬性并不完全一樣,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差異,即前提與結論之間有明顯的跳躍:做勤工儉學的少就必然家庭困難有了改觀嗎?因此段落推理成立需要依賴選項(C)這個假設“課余要求學校安排勤工儉學是學生家庭是否困難的一個重要標志”,即選項(C)把前提與結論之間的一個跳躍連了起來,所以(C)正確。

某年,國內某電視臺在綜合報道了當年的諾貝爾各項獎金的獲得者的消息后,做了以下評論:今年又有一位華裔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看來中國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以上評論中所得出的結論最可能把以下哪項斷定作為隱含的前提?

A.中國在物理學等理科研究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縮小。

B.中國的人文科學有先進的理論基礎和雄厚的歷史基礎,目前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是不正常的。

C.諾貝爾獎是衡量一個國家某個學科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D.諾貝爾獎的評比在原則上對各人種是公平的,但實際上很難做到。

解析:正確答案C。題干的邏輯主線是“沒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其推理成立的假設就是要說明這兩者之間有本質聯系。選項C就類似一個三段式推論的前提,如果沒有隱含C,那么,就無法得出題干結論。其他的選項均不是題干推論所必須假設的,其中選項D還對題干推論有質疑。

3、消弱題干型

過去,大多數航空公司都盡量減輕飛機的重量,從而達到節(jié)省燃油的目的。那時最安全的飛機座椅是非常重的,因此只安裝很少的這類座椅。今年,最安全的座椅賣得最好。這非常明顯地證明,現在的航空公司在安全和省油這兩方面更傾向重視安全了。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夠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結論?

  A.去年銷售量最大的飛機座椅并不是最安全的座椅。

  B.所有航空公司總是宣稱他們比其他公司更加重視安全。

  C.與安全座椅銷售不好的那些年比,今年的油價有所提高。

  D由于技術創(chuàng)新,今年最安全的座椅反而比一般的座椅重量輕。

  解析:正確答案D。題干的邏輯主線是“航空公司購買了更多安全座椅→航空公司在安全和省油這兩方面更傾向重視安全。”,要削弱這個推理,就是要說明這兩者之間是沒有聯系的。本題的答案是明顯的。題干的論證必須基于一個假設,即今年出售的最安全的座椅,仍然如同過去的那樣,由于比一般座椅較重而導致較多的耗油量。否則,就沒有理由因為今年最安全的座椅賣得最好,而得出結論,現在的航空公司在安全和省油這兩方面更傾向重視安全。D斷定這一假設不能成立,因此,有力地削弱了題干的結論。其余各項均沒有削弱,并且事實上支持了題干的論證。

  只有具備足夠的資金投入和技術人才,一個企業(yè)的產品才能擁有高科技含量。而這種高科技含量,對于一個產品長期穩(wěn)定地占領市場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項情況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斷定?(        )

A.蘋果牌電腦擁有高科技含量并長期穩(wěn)定地占領著市場

B.西子洗衣機沒能長期穩(wěn)定地占領市場,但該產品并不缺乏高科技含量

C.長江電視機沒能長期穩(wěn)定地占領市場,因為該產品缺乏高科技含量

D.清河空凋長期穩(wěn)定地占領著市場,但該產品的廠家缺乏足夠的資金投

解析:題干中“足夠的資金投入和技術人才”,“高科技技術含量”是“產品長期穩(wěn)定占領市場”的必要條件,削弱思路是沒有必要條件(缺乏足夠的資金),但具有結果(長期穩(wěn)定地占領市場)。

4、支持題干型

支持題干型也稱加強題干型,是題干中給出一個完整的論證或者提出某種觀點,要求從備選項中尋找到支持與題干一致內容的選項。常見的提問方式一般是:“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加強上述斷定?”、“下述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支持上述觀點?”

例文、

2004 年,在全球范圍內,筆記本電腦的銷售量為4900萬臺,幾乎是2000年銷售量的2 倍,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從20.3 %上升至28.5 %,與此同時,成本從每臺2126美元下降至1116美元,分析人士預測,到2008年,筆記本電腦的銷售量終會超過臺式電腦的銷售量。

最能支持上述論斷的一項是:

A.新型的臺式電腦即將問世

B.中國已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消費大國

C.市場對筆記本電腦的需求仍將持續(xù)上升

D.價格已成為影響筆記本電腦銷售的重要因素

解析:最能支持上述論斷就是選出的內容能使結論:筆記本電腦的銷售量終會超過臺式電腦的銷售量成立。四個選項中,只有選項C的內容表明筆記本電腦的需求仍將持續(xù)上升,這說明筆記本電腦的銷量將增加,使結論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是合適的選項。

5、解釋題干型

研究發(fā)現,人類利用嬰兒和成人之間形態(tài)上的典型差異作為重要的行為線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喚起成年人的慈愛和養(yǎng)育之心,許多動物的外形和行為具有人類嬰兒的特征,人們被這樣的動物所吸引,把它們培養(yǎng)成寵物。這一結論最適宜用來解釋的現象是:

A.某些對童年時代過分留戀的人會在穿衣打扮方面表現出明顯幼稚化的傾向

B.子女長大成人離開家庭后,老人們喜歡養(yǎng)寵物,寄托撫愛之情,打發(fā)寂寞時光

C.長期以來,迪斯尼的藝術家賦予溫良可愛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越來越年輕化的外形

D.在生活方面被過度照顧的孩子,心理成長會受到一定影響,往往表現得比較脆弱

解析:選出最適宜解釋現象的結論就是選出能與之相似的包含著道理的內容。四個選項中,只有B的意思最能說明,老人喜歡養(yǎng)寵物,類似子女小的時候,包含著養(yǎng)育之心。其他的選項內容或是過于簡單,或是相似性差,所以正確選擇是B。

6、矛盾推斷題

某珠寶商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鹤靼傅牟皇俏?。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

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根據邏輯學中矛盾關系的直言命題,兩個互為矛盾的命題必有一真一假,提干中的乙和丁時矛盾的,必有一真和一假,四個人中,只有一個是假的,所以甲說的話是真的,由此推斷丙是案犯,這樣丙的話是真話,可以判斷丁是主犯。最終推出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正確選項為B。

 

四、類比推理:

 

1C新聞以報紙為傳播媒介,報紙是新聞的載體,符合的只有C

2D杯和碗都是載體,湯和酒都是液體

3A上校教授分別是軍官和教師的一種,排除CD,獄警只是警察不同性質的分類,而教授和上校則都是特別的稱謂,選A

4C鼓掌和握手都是用手完成,寫字和洗臉也是用手完成

5A童年是生命的最初部分,蛹也是蛾生命的最初部分

6D號脈是中醫(yī)的條件,取樣也是調查的條件

7D面積越大,壓強越小,二者成反比,符合的只有D

8B見義勇為與見利忘義為互為反義詞,奮不顧身與損人利己為互為反義詞

9C古代形容女子很漂亮,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男子很英俊用玉樹臨風,風流倜儻。

10D“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都是勸導人要謙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

心人有志者事竟成都是鼓勵人要樹立和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斷努力

題型總結

練習:(09國考真題)

81.解答本題可以采用代入法。代入A組詞語可見,構成的邏輯關系是相同的:有的編輯編雜志,有的農民種蔬菜,都是生產者與產品的關系。所以,正確選項是A。

82.解答本題可以采用代入法。代入A組詞語可見,構成的邏輯關系是相同的:目標引導行動的方向,燈塔引導航行的方向,都是目標與方向的關系。所以,正確選項是A。

83.解答本題可以采用代入法。代入B組詞語可見,構成的邏輯關系是相同的:寡與眾是反義詞,利與鈍是反義詞,都是反義詞的關系。所以,正確選項是B。

84.解答本題可以采用代入法。代入D組詞語可見,構成的邏輯關系是相同的:手機通訊,語言交流,都屬于偏正詞組。所以,正確選項是D。

85.題干表述的關系是:組合解散,組合成員可以重新簽約。A項的關系與此相同:夫妻離婚,夫妻雙方可以重新結婚。所以,正確選項是A

86.題干表述的關系是:冠心病是一種病,但不是傳染病。B項的關系與此相同:鯉魚是一種動物,但鯉魚不是兩棲動物。所以,正確選項是B

87.題干表述的關系是:考古得到的文物,有些在博物館里展覽。D項的關系與此相同:教育得到的人才,有些在企業(yè)里工作。所以,正確選項是D

88.題干表述的關系是:城市里的大廈離不開電梯。D項的關系與此相同:超市里的牛奶離不開奶牛。所以,正確選項是D。(離開了奶牛的牛奶,讓我想起了三聚氰胺啊?。?/SPAN>

89.題干表述的關系是:出版社找印刷廠印刷圖書。B項的關系與此相同:開發(fā)商找建筑商建筑房子。所以,正確選項是D。

90.題干表述的關系是:打折為了促銷,促銷為了競爭。A項的關系與此相同:獎金為了獎勵,獎勵為了激勵。所以,正確選項是A。

練習(08國考真題)

76  C

        [解析]法律的作用是約束,歷史的作用是借鑒。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事物及其作用的關系。

        77  D

        [解析]京劇是中國的藝術,芭蕾是外國的藝術;武術是中國的體育運動項目,拳擊是外國的運動項目。故選D

        78  C

        [解析]安居樂業(yè)和顛沛流離是反義詞關系,雪中送炭和雪上加霜也是反義詞,并且它們都是成語。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成語的意義及關系。

        [常見解題誤區(qū)]此題易錯選為B項。簡單的反義詞不是雜亂,而是復雜。

        79  D

        [解析]蛹成蝶與蝌蚪變成青蛙都是生物學上的變態(tài)發(fā)育。動物在胚后發(fā)育過程中,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所出現的一系列顯著變化。幼體與成體差別很大,而且改變的形態(tài)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這種胚后發(fā)育叫變態(tài)發(fā)育。變態(tài)發(fā)育一般指昆蟲綱(如蝶)與兩棲動物(如青蛙)的發(fā)育方式。

        [金路名師點評]此題相對專業(yè)一些,難度較高:

        [常見解題誤區(qū)]有人誤選B,認為都是由初期狀態(tài)轉變?yōu)楹笃跔顟B(tài),但這一解釋并不能排除D

        80  B

        [解析]陶瓷在窯里燒制成,面包在烤箱里做成。

        [金路名師點評]事物及其加工地點。

        [常見解題誤區(qū)]此題易錯選C。陶瓷和窯,面包和烤箱之間對應關系更加具體。

        81  B

        [解析]政府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行政又是政府部門的職責;作戰(zhàn)部是野戰(zhàn)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謀是作戰(zhàn)部的職責。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事物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82  C

        [解析]爭議、仲裁、聽證是按照事件的發(fā)生順序來排列的,突發(fā)事故、現場搶救、善后處理也是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列。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順序。

        83  C

        [解析]一定成分的礦物就是巖石,一定功能的組織叫做器官。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名詞的定義。

        [常見解題誤區(qū)]此題易弄錯巖石和礦物的關系。

        84  B

        [解析]學習是動詞,知識是名詞,“學習知識”構成動賓結構的短語,“分析結論”,也是動賓短語。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短語的結構。

        85  C

        [解析]電子政務被稱為“無紙化辦公”,網上購物就是“無現金交易”。

        [金路名師點評]考查對特定新名詞的理解。

        [常見解題誤區(qū)]此題易錯選A。  電子郵件不需要信封,但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手寫,也不需要信紙。

第三部分  資料分析

 

2008年廣東省考資料分析

參考答案

1.B4390÷(1+20.3%)4098億元

2.B,1650÷493033.5%

 

3.C,A項為33%B項為31%,C項為38.5%,D項為20%,最高的為 C

 

4.C,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為1650÷11%=15000億元。全省工業(yè)總產值4930÷10%=49300億元。比重為15000÷4930030.4%。

 

5.A項肇慶市高新企業(yè)總數為19÷17.7%B項陽江五金刀具特色產業(yè)基地工業(yè)總產值占了全市工業(yè)總產值的31%;D項湛江海洋特色產業(yè)基地的工業(yè)總產值,2006年已占湛江市工業(yè)總產值的33%

 

6.B,A項為38.7%,B項為40.7%,C項為34.4%,D項為40.3%,所以選B

 

7.D,廣東工資總額增幅為25968.55×38.7%÷(5733.97×49.4%-1254.8%;江蘇工資總額增幅為21548.36×40.7%÷(5155.25×47.1%-1261.2%;山東工資總額增幅為21846.7×34.4%÷(5002.74×46%)≈226.6%;浙江工資總額增幅為15649×40.3%÷(3524.79×42.9%-1317.1%,故選擇D

 

8.A,39.2-32.4=6.8,因此選A

 

9.D  10.B   11.A  12.A

 

13.D,2007年的固定電話增長率為負增長,排除A,B。36779-36545=234萬戶。36545-234=36311萬戶。為保持增長率不變,則2008年固定電話用戶數在3654536311萬戶之間,因此選D

 

14.B,A項固定電話用戶數約占總數的1/2C2006年固定用戶數約增長4.95%,移動電話用戶數約長17.20%;D2007年末約為54+36=90千萬戶,200326+26=52千萬戶。2007年約是03年的1.7倍。

 

15.C,很明顯2007年開始固定電話用戶數減少。

一、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11——115題。

 

1112002年我國的糧食產量約為:

A、45722萬噸    B、44965萬噸                       C、44761          D、40709萬噸

【答案】A

【解析】由圖表數據可知,2003年的糧食產量是負增長,即2002年糧食產量=2003年糧食產量/[1+(-0.058]43070/0.94245722萬噸。

112.2007年我國糧食的平均畝產量約為(1公頃=15畝);

A.475公斤  B.416公斤  C.368公斤  D.317公斤

【答案】D

【解析】由圖表數據可知,2007年糧食平均畝產量=2007年糧食總產量/2007年糧食種植面積=50150萬噸/10553萬頃*15)畝≈317公斤。

113.下列陰影部分最能體現2006年秋糧產量占當年糧食產量比重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題數據可知,

2006年秋糧產量占當年糧食產量比重

=(2007年秋糧產量/1+0.006/2006年糧總產量

35420/1.006*49800)≈0.71

即體現到圓的陰影部分為C。

114.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A.2005年我國糧食的種植面積

B.2005年我國早稻的產量

C.2006年我國茶葉的產量

D.2006年我國豬肉的產量

【答案】C

【解析】2007年“茶葉產量114萬噸,增產10.9%”,即可知2006年茶葉產量為114/1.109102.8萬噸。AC明顯不能推出,而D因為未知2007年的具體豬肉產量,僅知“豬肉減少9.2%”也不能推出。

115.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2003-2007年我國的糧食產量是逐年增長的

.2006年我國的棉花產量不足750萬噸

.2006年我國的油料產量超過2500萬噸

.2006年我國的水產品產量不足4500萬噸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Ⅰ:直接可從圖表的糧食產量增長圖可以得出是正確的。Ⅱ:2006年棉花產量=760/1+0.013)≈750.2(萬噸),即Ⅱ錯。Ⅲ:2006年油產量=2461/1-0.042)≈2569(萬噸),即Ⅲ正確。Ⅳ:2006年水產品產量=4737/1+0.033)≈4586(萬噸),即Ⅳ錯。

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16-120題:

116.2006年浙江省人才資源中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約占全省人才資源總數的:

A.56.5%          B.55.3%          C.53.8%                D.52.8%

【答案】C

【解析】06年擁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全省人才資源總數=204.3/379.5*100%≈53.8%。

117.2005年,浙江省各市、縣(市、)區(qū))本級財政科技撥款約為:

A.34.81億元  B.34.63億元  C.34.35億元        D.34.05億元

【答案】D

【解析】05年浙江省各市、縣(市、區(qū))本級財政科技撥款=44.6/1+31%)≈34.05億元。

118.從上述資料可以推出2006年浙江省的地區(qū)生產總值約為:

A.1.64萬億        B.1.58萬億        C.1.41萬億               D.1.32萬億

【答案】B

【解析】2006年浙江省地區(qū)生產總值=06年全年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2.59%=407.8/0.02591.58(萬億)。

119.2006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產品銷售收入約為:

A.2.85萬億  B.2.98萬億   C.3.12萬億         D.3.18萬億

【答案】A

【解析】2006年浙江省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品銷售收入=企業(yè)技術開發(fā)經費/1.15%=328.1/0.01152.85(萬億)。

12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2005年浙江省擁有人才資源數不足325萬人

B.2006年浙江省擁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全省人才資源總數的比例超過3%

C.2005年浙江省每萬人口中有人才資源數超過685

D.2005年浙江省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費支出不足150億元

【答案】D

【解析】2005年浙江省擁有人才資源數=379.5/1+18.7%)≈319.7萬人,不足325萬人,故A正確;2006年浙江省擁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全省人才資源總數的比例=13.7/379.5+100%≈3.6%,超過3%,故B正確;C直接可以從題干中得到為820人,超過685人,故C也正確。得出D不正確。2005年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224/1+37.2%)≈163.3

三、根據以下材料,回答121-125題:

121.20081-6月,城鎮(zhèn)居民8類人均消費性支出占人均消費性總支出的比重超出10%的有: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分別為食品2861/7618*100%=37.6%,衣著848/7618*100%=11.1%,交通和通訊1228/7618*100%=16.1%,娛樂教育文化902/7618*100%=11.8%。

122.20071---6月,農村居民8類消費性支出中,第三高的是:

A.居住         B.交通和通訊         C.文化教育、娛樂        D.衣著

【答案】B

【解析】第一高是食品1327/1+18.3%)=1121.7,第二高是居住697/1+48.5%)=469.4,第三高是交通和通訊386/1-3.2%)=398.8。

123.已知20071---6月,城鎮(zhèn)居民用于“娛樂教育文化”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為927元,則上表中“X”的值約為:

A.-2.7               B.2.7               C.-2.8                D.2.8

【答案】A

【解析】927×(1+x)=902,既得x-2.7。

124.20071---6月,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的:

A.1.82               B.1.89          C.2.04                D.2.09

【答案】D

【解析】2007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425/1+10.6%)=11234元,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6100/1+13.6%)=5370,即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的11234/53702.09倍。

12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081--6月,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比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2倍還多

B.20071--6月,城鎮(zhèn)居民用于“衣著”的人均消費性支出比農村居民用于“衣著”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的3倍還多

C.20071---6月,農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訊”及“醫(yī)療保健”的人均消費性支出之和不足600

D.20081---6月,城鎮(zhèn)居民和農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費性支出都超過各自人均消費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答案】C

【解析】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7618/34512.2,故A正確;07年城鎮(zhèn)居民用于“衣著”的人均消費性支出=848/1+8.7%)≈780.1,農村居民用于“衣著”的人均消費性支出=266/1+8.6%)≈244.9,即兩者之比為780.1/244.93.2,故B正確;城鎮(zhèn)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費性支出/人均消費性支出=2861/76180.376,農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費性支出/人均消費性支出=1327/34510.385,都超過三分之一,故D也正確。07年農村居民“交通和通訊”人均消費性支出386/(1-3.2)=398.8,“醫(yī)療保健”人均消費性支出239/1+8.3%)=220.7,兩者之和為619.5,超過了600,故C不正確。

根據以下材料,回答126--130題:

我國某年度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分類失意圖

126.按執(zhí)行部門分,該年度我國企業(yè)部分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約為:

A.567.6億元        B.2135.2億元   C.2075.1億元         D.2353.2億元

【答案】B

【解析】由圖表可知,企業(yè)部分的“科學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3003.1×71.1%≈2135.2億元。

127.按經費來源分,該年度我國企業(yè)部分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約比政府部分:

A.多44.4%        B.44.4%               C.1333.4億元        D.1567.6億元

【答案】C

【解析】企業(yè)部分的“科學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比政府部分3003.1×(69.1%-24.7%)=1333.4億元,多1333.4億元。

128.該年度我國高等學校用于應用研究部分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約為:

A95.6億元        B.137.0               C.196.4億元                D.1489.5億元

【答案】B

【解析】3003.1×9.2%×49.6%≈137億元。

129.該年度我國研究機構用了基礎研究部分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約為企業(yè)用于應用研究部分的:

A1.6               B.1/30                       C.13%                        D42%

【答案】D

【解析】3003.1×18×12/3003.1×71.1×7.6)≈0.42。

130.該年度我國企業(yè)的“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中,用于應用研究的約比用于基礎研究的多:

A.149.5億元         B.210.2億元   C.135.6億元          D.242.1億元

【答案】A

【解析】3003.1×71.1%×(7.6%-0.6%)≈149.5億元。

 

關于我們 | 匯款方式 | 考試培訓 | 輔導資料 | 行測信息 | 申論信息 | 面試信息 |南方公務員博客 | 網站地圖 | sitemap
   

國家公務員考試 | 廣東公務員考試 | 廣州公務考試 | 深圳公務員考試 | 廣東選調生及公遴選 | 事業(yè)單位招考

南方公務培訓中心總部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龍口西路576號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西校區(qū)實訓樓516

聯系電話: 020-85217183、18922251193

Copyright © 2007-2024 南方公務考試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020522號

       
  • 電話咨詢

  • 020-85217183
  • 020-85213838
  • QQ交流群

  • 310206975
  • 255955650